1. 導遊小說
  2. 家師方孝孺:開局被滅十族
  3. 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顧慮
賜天 作品

第二十五章 朱棣的顧慮

    

-

朱棣說話時雖然麵含笑意,可是一旁的朱高熾卻被驚出了一身冷汗。

滿朝文武無一人敢在朱棣麵前如此放肆,哪怕是姚廣孝,做出如此悖逆的舉動,恐怕也會觸怒朱棣。

朱高熾生怕這位黑衣宰相可能會因此觸怒帝王,剛想開口阻攔,卻聽姚廣孝開口說道:“陛下,這詔書可是您讓陳默寫的?”

“那是自然,除我之外,難道還有人能夠驅遣的動他方孝孺師徒嗎?”

“既然這聖旨是您要求,那老僧今天就要請您暫收雷霆之怒,方孝孺忠於建文帝,甚至因此被打入詔獄,老僧都未曾出麵阻攔。”

“可是為了陳默這孩子,老僧今天卻是必須要出麵!”

見姚廣孝如此嚴肅,朱棣眉頭微蹙:“難不成這聖旨上寫了什麼悖逆之語,這才讓你姚廣孝如此心驚?”

“這上麵的言語可能並不被膩,但卻絕對不是陛下此時想聽的話,陛下即將登基,乃是大喜之事,若這聖旨上有了觸怒陛下的話語,還請陛下多多容讓!”

聽了姚廣孝的這番請求,朱棣頓時變得嚴肅起來。

自從他起兵開始,姚廣孝便一直跟在他的身邊。

此人能被稱之為妖僧,不僅僅是因為他本領超群,能掐會算。

同時也是因為他其智若妖,胸懷韜略。

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,就相當於青田居士於明太祖心中的地位,都是難以捨棄的股肱之臣。

如今他如此嚴肅的提及此事,那朱棣自然也要仔細斟酌,考慮要不要給姚廣孝幾分薄麵。

思忖片刻,朱棣點頭說道:“好,這詔書既然是我要求他寫的,那我自然是要對他多加容讓,隻要這詔書內容不涉及到敏感之事,朕都可以考慮諒解!”

“陛下此言當真?”

“君無戲言,你儘可相信!”

聞聽此言,姚廣孝總算放下心來。

他將詔書遞到了朱棣麵前,同時開口對朱棣說道:“陳子秋雖然師承方孝孺,可是這對師徒的性格卻是迥然有彆。”

“他既然願意替陛下寫這封登基詔書,那就說明方孝孺對於朝廷的態度也已經有所鬆動。”

“若是這對師徒皆能為陛下所用,那永樂盛世也將指日可待!”

朱棣並未聽從姚廣孝對陳默的誇讚,他隻是急著想要看看陳默究竟能寫出什麼大逆不道的內容來,竟然會讓姚廣孝親自進宮,為其說情。

短短三百字的內容,朱棣卻整整看了半柱香的時間。

這雖然隻是一份草稿,可是所用的卻仍是特製黃綢,與聖旨材質並無二致。

等看完了這上方所寫的內容,朱棣的臉色逐漸變得陰鬱。

“這個陳默還真是好大的膽子,他這寫的是登基詔,還是為朕準備的罪己詔?”

朱棣說到此處,猛的將手中的聖旨團成了一個球,並重重的砸在了地上。

見此情景,朱高熾和姚廣孝皆是心頭一驚。

朱高熾慌忙蹲在地上,並將那份被搓成球的聖旨拾了起來。

姚廣孝手撚鬍鬚,無奈說道:“忠臣可遇,聖主難求,陛下若是連這點容人之量都冇有,那又如何統禦天下文士?”

聞聽此言,朱棣更為惱怒:“朕當真是給了那陳默太多的優待,你看他在那聖旨上寫的都是什麼東西?他那分明是想讓朕向建文低頭!”

“朕就算得位不正,可真畢竟是太祖的嫡傳血脈,天下就算更迭易主,可執掌天下的人畢竟還是姓朱。”

“那天下文士就算不服又能如何?舉凡學問,苦讀十數載,最終為的不還是入朝為官。”

“隻要朕還坐在這輪椅之上,那就不擔心他們不對朕低頭!”

靖難之役雖然已經取得成功,但這件事情卻一直是橫亙在朱棣心中的一根尖刺。

自從入主順天府,他就一直不許旁人提起此事,哪怕是身為太子的朱高熾,對於此事也是諱莫如深。

至於民間,更是因此衍生出了許多避諱,茶館,酒樓之中甚至不允許有人提及和建文二字有關的內容。

一旦有人提及此事,錦衣衛就會立刻動手抓人,這件事情已經搞得整個南京人心惶惶,百姓們說起話來都要考慮良多。

朱棣雖然也想更改此事,可奈何得位不正這四個字始終像是懸在他頭頂的一把利劍,不知何時就會掉落下來。

民間百姓提及也便罷了,畢竟那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。

可如果有藩王因此生出反心,那他就很可能要步朱允文的後塵。

這份登基詔書一旦昭告天下,那就意味著他承認了之前自己犯下的所有罪行。

如此一來天下藩王儘可進京,以勤王之名推翻他朱棣的統治。

朱棣冒不起這樣的風險,也不想冒這個風險。

他抬頭看像朱高熾:“傳令錦衣衛,封存翰林院,將方孝孺,陳子秋這對師徒逐出翰林院,從今以後永不錄用……”

朱棣話音未落,姚廣孝便先開口說道:“陛下,難道您真要因為這點小事而廢了這難得的忠臣嗎?”

“忠臣?你是在說陳默嗎?”

“朕若不是念在他為削藩之事出謀劃策,單單是這登基詔書裡麵的紕漏,朕就可以將他滿門抄斬,禍滅九族!”

“老和尚,你知不知道這上麵的內容意味著什麼?這上麵的內容一旦公佈於世,那就意味著我朱棣的反賊之名將被徹底坐實。”

“等到那個時候,凡有藩王聚兵起義,就都可以打著進京勤王之名,等到那時,朕這個皇位豈不是將要岌岌可危?”

聞聽此言,姚廣孝笑著搖頭:“陛下的這個擔心實在冇有道理,您若是對之前的事情遮遮掩掩,那藩王之中可能還真會有人對您心存不滿。”

“可如果您能向這詔書上所說的那樣,勇敢袒露自己的過往,那各地藩王就算想要起兵勤王,恐怕也找不到藉口吧?”

“削藩之舉,勢在必行,可是您就確定您在日後削藩的時候不會引起藩王妒恨嗎?”

“您現在乃是天下之主,的確可以粉飾太平,可是日後若有藩王再行靖難,您又當如何自處?”

“陛下,依我看來,這份登基詔書,於下再合適不過!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