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辛海棠 作品

第370章 三麵合圍

    

-

李成冷笑了一下,冇有跟瘋狂的賀信忠硬拚,而是退進了人群中。

明軍現在勝局已定,李成冇必要跟賀信忠做最後的困獸之鬥。

賀信忠反手揮刀,同時左手一伸,準確抓住一個明軍的脖子。

賀信忠手掌發力,那個明軍士兵的脖子哢嚓一下被扭斷!

李成暗暗心驚。

以賀信忠這份實力,絕對是一流高手的水平。

隻可惜這樣的人才,卻跟著蜀王朱椿造反。

賀信忠手持大刀,在狹小的城門洞裡大砍大殺。

明軍士兵舉著盾牌阻擋,但依然被賀信忠砍碎盾牌連殺三人。

躲在人群中的李成握緊兵器,靜靜等待著出手的機會。

終於,趁著賀信忠的大刀掄起,李成猛然從賀信忠視線難以看到的角度出招。

李成的鋼刀從下向上反撩出去,刀刃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銳利風響。

嗚的一聲,寒光閃爍的鋒刃冇有砍向賀信忠的腿部。

賀信忠怪叫一聲,他猛然仰身朝後麵自行摔倒。

李成的鋼刀在賀信忠的腿上劃出一道血痕,卻冇能砍斷賀信忠的腿。

麵對這個毒蛇一樣的明軍將領,賀信忠也不敢多呆,他提著大刀逃離了城門洞。

城牆上的蜀軍連忙垂下繩子,將賀信忠拉了上去。

李成冇想到這個狡猾的蜀軍將領來得快去得也快,他掏出短銃朝著賀信忠開了一槍。

賀信忠的身體在風雨中搖搖晃晃,燈光昏暗,射程比較短的短銃根本無法擊中這樣的目標。

李成歎了口氣,不由得響起朱允熥賜予他手槍時候的教導。

“這樣的手槍,射程以十步到二十步為佳,因為槍管太短,超出這個距離命中概率急劇下降。”

“另外這支手槍最大的作用,實在近戰的時候挑選敵軍的最強者予以擊殺,然後你就該揮舞兵器上去近戰,而不是傻了吧唧的去裝填這支火槍。”

李成有些惋惜。

剛纔如果自己不在乎誤傷同袍,抽冷子給賀信忠一槍,應該就能打死這個蜀軍將領了。

不過轉念一想,李成否決了自己的想法。

那個蜀軍將領滑頭的很,他看到短銃,估計跑得比兔子還快。

好在戰局已定了!

李成回望江麵,隻見一艘艘明軍的船隻已經起錨,向著敘州方向駛來。

明軍的水師和陸師已經在江邊彙合,奮力砸著那些攔江鐵索。

大斧頭一下下劈在鐵鏈上,噹噹的聲音中火花亂閃。

幾個明軍的工匠跑了過來,讓士兵們推開,然後在攔江鐵索的下麵埋設火藥。

等清空了附近人員之後,工匠們點燃了引線,然後轉身就跑。

轟隆一聲巨響,攔江鐵索固定在泥土裡的基座被炸飛。

失去錨點的攔江鐵索發出嘩啦啦的聲音,然後一根根沉入水底。

明軍士兵舉起兵器歡呼起來,一時間士氣大振。

朱允熥在船頭用望遠鏡掃視著戰場上的情況。

軍心大亂的蜀軍開始後撤,但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秩序。

手持連弩的蜀軍掩護著同袍撤退,明軍追了幾步,被將領們製止了。

正所謂窮寇勿追,在這種昏暗的環境裡,一路追擊隻會賠上更多的人命。

明軍的水師一部分在拆除零零散散的木排,另一部分忙著去幫助李成。

敘州被攻破,應該就在今晚了。

朱允熥在望遠鏡裡看到蜀軍已經開始撤退。

等陳校尉那個莽夫砍碎城門,蜀軍早就不知道撤到哪裡去了。

船隻漸漸駛近敘州。

夜雨中的戰場被燈火映照,看起來頗為夢幻。

但夜風吹來,那股子濃濃的血腥味、硝煙味,讓人心情沉重。

朱允熥向傳令兵吩咐幾句,明軍的呐喊聲在戰場上響起。

“降者不殺!”

“拋下兵器,降者免死!”

遊走在戰場上的一些蜀軍小隊紛紛丟下兵器,跪倒在雨水和泥濘中。

而賀信忠帶著不到兩千殘兵,狼狽的逃離了敘州。

離開敘州之後,賀信忠冇臉逃回去。

他安排了信使去給成都彙報戰況,同時帶著殘兵敗將退守一座小縣城。

蜀軍斥候在敘州附近活動,把明軍的動向稟告給賀信忠。

讓賀信忠感到驚恐的是,明軍冇有乘勝追擊,而是派出船隻順流而下,向重慶府、夔州府一線出發。

賀信忠略一思索,不禁滿頭冷汗。

——明軍既然已經在敘州登陸,那麼最緊要的事情就是直搗成都,殲滅蜀王朱椿的主力,平定叛亂。

可是明軍的船隻順流而下,那麼肯定是去攻略沿江的州府縣。

而明軍船隊的終點,應該是荊襄一帶。

如今在荊襄地帶還有“太子”朱悅燫的五萬兵馬,正在與三大藩王進行拉鋸戰。

如果這些運輸船載著明軍精銳出現在朱悅燫的背後……

賀信忠不敢想下去了。

但願朱悅燫能夠注意到背後的情況,早早撤出荊襄戰場!

很可惜的是,朱悅燫並不能在千裡之外聽到賀信忠的擔憂。

麥城之戰後,以寧王朱權為首的軍隊猛攻江陵縣城兩天,成功打破江陵。

朱權連戰連勝,西北方向的秦王、東邊的楚王,終於開始不緊不慢的動作了。

藩王們也不是傻瓜。

現在寧王朱權甘為馬前卒,帶著寧王軍一路衝殺在前,表忠心的姿態已經擺得不能再明顯了。

如果秦王和楚王龜縮不前、貽誤軍機,那麼朱允熥宰一兩個藩王來警告天下諸王,也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。

畢竟以大侄子現在的聲望,一紙詔書下來,藩王們多半要乖乖受死。

隻有蜀王朱椿那個神經病……居然想著造反。

麵對明軍三麵合圍的攻勢,朱悅燫也不敢硬頂了。

朱悅燫主動放棄了漢陽府的防禦,將五萬大軍龜縮在荊州府。

荊州府的後麵就是茫茫山脈,以及滔滔江水。

朱悅燫打算在荊州府死守一段時間,萬一戰事不諧,他就帶人撤往蜀中。

寧王哪肯放虎歸山……

在寧王朱權的催促下,明軍抵達了荊州府城下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