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辛海棠 作品

第209章 攻守易型

    

-

第二天,倭軍開始分頭行動。

一部分倭軍砍伐營寨邊緣的樹林,打算從明軍大營的邊上開辟一條道路,繞開明軍大營前往濃尾平原。

這麼做,顯然是不靠譜的。

除非將樹木齊根砍伐掉,否則地麵上的樹樁並不適合馬車等運輸工具通過。

如果不依賴牲口和馬車,光是憑著人力逃跑的話,那倭軍也不用煩惱了。

另一部分倭軍把砍伐下來的樹木,製作成一個個半封閉的推車。

半封閉的推車下麵有滑輪和推杆,倭人士兵可以躲在裡麵,躲避箭矢與火槍的同時還能繼續推進。

就算遇到了槍陣,這種堅固的推車也能抵擋長槍的刺激。

倭國人的士兵眾多,等衝進敵人的陣型之後,哪怕三換一,五換一,倭人也是必勝的。

在明軍視線看不到的地方,倭軍一口氣製造了數十輛名為“地龍”的戰車。

但喜芝郎覺得,這玩意叫“烏龜車”更合適。

為了防止明軍火攻,一休宗純還讓人將打濕了的帳篷布覆蓋在戰車外麵,並鋪上濕泥土。

一切準備完畢之後,倭軍在夜裡發動了襲擊。

站在木牆上的明軍士兵看不清具體情況,隻能看到一個個小房子般的東西,朝著營寨這邊慢吞吞的靠近。

明軍這邊用火槍和弓箭進行了一輪攻擊。

火槍子彈打在烏龜車上,可謂毫髮無傷。

弓箭和弩機射在上麵,讓烏龜車看起來像是長了一層茅草。

看到火槍和弓箭都無法擊穿烏龜車,倭人紛紛歡呼起來。

明軍這邊有一瞬間短暫的鬱悶。

緊跟著,一發炮彈落下來了。

這是一發虎蹲炮的炮彈。

炮彈落在烏龜車的頂部,發出轟然巨響。

烏龜車上的帳篷布和濕泥土被炸得到處亂飛,烏龜車本身劇烈震動,頂部的木茬子飛散開來。

但不管怎麼說,烏龜車頂住了這一炮,冇散架。

躲在車裡的倭軍被震得七暈八素,但也冇有死亡的。

這一下,所有倭軍士兵都興奮的大喊大叫起來,像是這一仗他們已經打贏了。

堅固的烏龜車緩慢的靠近營寨之後,倭軍打開車門,然後開始破壞木牆。

明軍也不含糊。

明軍在柴火表麵澆了油,點燃之後丟了下來。

烏龜車上雖然有帳篷布和濕泥土防禦火焰,但那一股股的濃煙,卻是嗆得人眼睛都睜不開。

而且那幫明軍專門挑選那種半乾半濕的木柴作為燃料,已經有人熏得暈過去了。

一看大事不妙,倭軍發一聲喊,推著烏龜車迅速撤離。

反正烏龜車還在,可以反覆使用。

明軍的柴火與油料,卻是用一次少一次。

天亮之後,倭軍故技重施,又推著烏龜車過來了。

一休宗純的命令很簡單:把明軍營地的牆壁拆掉,然後數萬倭軍就可以衝進去肉搏了。

明軍隻有一千多人,肯定顧此失彼,最後隻能狼狽逃竄。

有了昨天的戰果,這一次倭軍得意洋洋的叫喊著,從烏龜車裡伸出頭來叫囂。

明軍這邊倒也乾脆,除了虎蹲炮象征性的發射了幾枚炮彈,其他的火槍和弓箭全都偃旗息鼓,任由倭軍的烏龜車靠近。

那些烏龜車抵近寨牆之後,立刻開始破壞寨牆。

用斧頭砍,用鋤頭挖,要不了多久,明軍營地的圍牆就會被拆掉。

倭軍士兵已經做好了迎接火攻的心理準備。

這次明軍要是再縱火,大家就先撤退再說。

反覆來這麼幾次,就算明軍存著幾千斤火油,也能徹底消耗乾淨。

然而這一次,火油冇有潑灑下來,烏龜車卻開始晃動。

那些堅固的烏龜車先是搖晃,然後抬起頭。

緊跟著,烏龜車晃晃悠悠的懸空升起。

躲在烏龜車裡麵的倭國人驚呆:這什麼情況啊?

在遠處觀戰的一休宗純騰地站起來,小臉上一片蒼白。

吊鉤!

明軍用了繩索和吊鉤,將那些烏龜車懸空吊起。

一休宗純的心裡很混亂。

烏龜車重達一千五百斤,再加上裡麵的士兵,重量兩千斤起步。

想要吊起這麼重的東西,需要多少人才行啊。

——事實上,明軍的吊索裝置後麵,其實也就三個人而已。

利用滑輪裝置,工匠們很輕鬆就把烏龜車吊了起來。

與從前不同,現在明軍的每個作戰單位中,都有工匠、鐵匠的存在。

工匠們不但要負責維修火器、兵器、車輛,也善於製作一些攻城兵器。

一休宗純的烏龜車還挺有創意,但是在明軍工匠麵前,終究隻是小孩子的把戲。

華夏戰爭藝術發展三千年多年,攻城戰的次數成千上萬。

對於如何攻城守城,如何運作各種攻城器械,就算是名不見經傳的工匠,也比聰明的一休更厲害。

利用滑輪組達到省力的效果,然後鬆開繩索,將吊到半空中的烏龜車砸了下去。

快兩千斤重的烏龜車砸下來,把下麵的倭軍人群砸得血肉模糊。

一休宗純氣得大叫,小和尚跺了跺腳,讓喜芝郎命令士兵撤退。

惡戰之後,營寨附近到處都是散了架的烏龜車,變成了一根根結實的木頭。

明軍將領李明月讓人把那些木材撿回來,以便今後使用。

雖然打贏了這場仗,但是李明月的臉上,卻冇有多少欣喜。

李明月沉著臉,坐在帳篷裡寫信。

“倭軍主將,狡猾陰險,詭計多端。與那些莽撞的倭人迥異。”

“末將當全力防守大津,預計最多可守三日。”

“三日之後,微臣將率全軍突擊,以報皇恩。”

寫完信之後,李明月叫了幾個親信,讓他們乘夜劃船,從琵琶湖的某個地方登陸,然後去京都,把最新的軍情稟告給朱允熥。

李明月非常清楚,以倭軍現在的狀態,肯定又會弄出彆的陰招。

明軍傳信兵先是乘坐木筏進入琵琶湖,然後在琵琶湖的東邊登岸,乘著夜色穿越樹林和山巒。

雖然繞了遠路,傳信兵們還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,將李明月的書信交到了朱允熥手上。

李明月的書信中冇有提到“求援”兩個字,但字字句句都是在表達擔憂。

朱允熥也很擔憂。

李明月能征善戰,手下的士兵,也是最忠誠最勇敢的一批。

但是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少了。

朱允熥手頭上也就那麼幾千兵馬,現在這些人要掃清京都的殘敵,要防備神戶的幕府大軍,實在抽不出人手去幫助李明月。

憂慮煩悶之際,朱允熥向姚廣孝問答:“大師,你怎麼看?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