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導遊小說
  2. 家師方孝孺:開局被滅十族
  3. 第五百三十六章 徹查此事
賜天 作品

第五百三十六章 徹查此事

    

-

“可是建文得位畢竟是傳承自太祖皇帝,如今在民間還有諸多擁躉,如果朝廷真的下令要百姓與建文割裂關係,那很可能會導致百姓對朝廷不滿。”

“這位大人,建文當初的所作所為不應該隻有咱們朝廷內部知道,同時也應該讓天下百姓明白事情的原委,應該讓他們明白靖難之役的究竟!”

“陛下為了此事蒙受了多少不白之冤,天下又有多少人視陛下為昏君,暴君。”

“我覺得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應該把問題展開,向天下百姓做出一個明確的交代。”

“建文的確得位於太祖皇帝,可是陛下得位也未必不正。”

“陛下畢竟是太祖皇帝的第四子,就算坐上龍椅,那也是民心所向,更何況建文當初在位的時候曾經如何逼迫藩王削藩,我想這些事情在場上的某些大人心裡應該十分清楚吧。”

“你們如今能夠站在這裡堂而皇之的討論國政,就是因為陛下對於你們的寬容,建文如果未死,陛下未必會登基坐墊,可是如今建文已死,天下必須有人統領,陛下登基時乃時局所迫,我並不認為這是什麼需要晦澀,隱瞞的事情!”

“想大唐李世民素有天可汗之稱,可是他在登基之前卻也曾住下玄武門之變的殺孽。”

“在下認為身為帝王未必需要讓自己完美無瑕,最主要的是應該在犯下錯誤之後有膽量直麵錯誤,而不是應該任由臣子美化自己,粉飾太平!”

說到此處,陳默再次朝前跨出半步:“微臣懇請陛下降旨,向天下百姓說明建文已死,至今以後絕不允許任何人再假借建文之名行倒行逆施之舉!”

其實陳默所說的這番話恰恰也是朱弟的心中所想,如若不然,朱棣絕對不會任由他這麼說下去。

不過在他這番話說出口的時候,在場的眾位朝臣卻全都吸了一口涼氣。

當初所發生的一切可是朱弟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,甚至在朱棣登基之後還特地命人不準提及此事,不準將其編入史書。

如今陳默公然提起此事,這就相當於是在捋虎鬚。

在場眾人此時全都屏住了呼吸,有些官員甚至已經開始為陳默暗中祈禱。

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朱棣會因此事獲罪陳默,因為從陳默剛剛這番談吐來看,他倒也算得上是少有的能臣。

陳默不愧是師出名門,不僅說話的條理十分清晰,就連做起事情也是麵麵俱到,這才讓在場眾人對他刮目相看。

如果他真的因為這番話而觸怒了朱棣,那就意味著這朝堂之上將要少去一位能臣,這著實是大明的損失。

在陳默這番話說出口後,他們明顯看到朱棣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。

丘福等大將此時甚至已經做好了要為陳默上諫求情的準備,絕不能眼睜睜看著陳默死在朱棣的刀下。

可就在眾人陳默無語,麵麵相覷之際,朱棣突然開口說道:“朕覺得陳愛卿的這番提議很有意義!”

“並不是朕忍受不了千夫所指,而是朕覺得有關於建文的這場鬨劇,的確應該結束了!”

“建文之死是朕破開宮門之後親眼看到的。”

“為了避免這位新帝蒙羞,朕這纔將他和皇後一同葬於皇陵。”

“如今再度提起這件事情,朕心中雖然也有不忍,但是卻也不得不麵對這個真相。”

“朕知道你們中的有些人與建文有著深厚的感情,朕當初之所以選擇留你們一條性命,就是為了讓你們報效朝廷,不希望讓你們捲入我們叔侄相爭的這場鬨劇當中。”

“如今天下百姓因為此事蒙受大亂,這群反賊更是險些在秦淮河畔住下一場殺孽。”

“幸虧有東廠和錦衣衛提前出麵化解了這場危機,否則如果任由他們行事的話,這次受到影響的百姓又將有多少?”

“朕現在隻想問各位一句,你們對於陳默的這番提議究竟如何看待?如果你們覺得此事可行,那現在就儘管站在陳默的身後,你們若是覺得此事並不可行,那現在就仍舊站在你們原本的位置,朕絕對不會因為此事遷怒到爾等!”

聞聽此言,在場上的眾位朝臣紛紛站隊。

朝堂之上多半數的大臣全都站在了陳默的身後,隻有少數幾名仍舊站在原地,似乎是認為此事不夠妥當。

眼看著雙方已經站隊,朱棣微微點頭:“如此說來,各位是已經做出自己心中的決斷了。”

眼見著眾人一言不發,朱棣又重申道:“如果現在有人想要反悔,那儘管可以重新站隊,要是無人反悔的話,那就按照如今的陣形決定此事了!”

眼見著無人做出變更,朱棣當即拍案說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按照陳默所說,擬旨昭告天下。”

“建文帝已死,朕永樂帝順應天道,登基坐殿,執掌權柄,隻為黎民,倘若日後有人在以建文之名行不軌之事,均視為謀逆!”

“至於靖難之役的起因,在朕有生之年還不宜昭告天下,朕不希望天下百姓是認為朕想為自己澄清責任,所以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卸到建文的身上。”

“不過這件事情可以任由史官記錄史書,你可以將此事的所有過程全部載入史書之中,讓後人明白我大明靖難之役起因究竟為何?是不是我朱棣有心篡逆謀反,所以纔會出現這一場不被天下百姓認同的戰爭!”

說到此處,朱棣轉頭看向了站在下方的陳默:“陳子秋,你真是好大的膽量,竟敢在朕的麵前提起此事,而且還能夠得到列位大人的認可!”

“臣也不過是儘了為人臣的本分而已,臣不希望陛下會被天下詬病,更不希望天下百姓都被籠罩在這層陰影當中。”

“真相遲早都要被昭告天下,這場戰爭究竟是因何而起,終究也要有一個定論。”

“這群反賊所鬨出的事情時在太過巨大,絕對不能縱容他們肆意妄為。”

“微臣代表天下黎民百姓,同時也代表東廠和錦衣衛感謝陛下對於此事的定奪,相信他們的在天之靈一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!”

-